在过去10年时间里,投资买房无疑是大多数家庭的第一选择,即使是初入楼市的人,都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短期内房价大幅度跌幅是小概率事件。至于何为能造就这样的市场预期,只能说主要有2点原因:
一是由于成家立业、先有房后有家等传统观念影响,即使是掏空奋斗大半辈子的积蓄,在繁华的城市中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,其内心也是物超所值;二是房子逐渐承载金融属性,据央行数据显示,家庭财富中房产占比70%以上。
也许正是因为这一股趋势的存在,无论是小产权房、回迁房、房改房、破旧小等房子,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市场的追捧,特别是在上一轮棚改政策影响下,“拆二代”似乎成为当时最火热词语。
你以为这就是结局,但对于近些年的楼市动向来看,以往那些根深蒂固的买房观念开始受到冲击,这一点就正如2018年社科院一份报告显示,房地产经济的拉动效应出现拐点,买不起房的背后滋生一些其他选择,例如退而其次选择二三线城市买房、手持现金流观望。
至于2021年楼市走向如何?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现实,截止去年6月份为止,国内房产住房贷款总额为30万亿,占据各大银行商业贷款54%,由此可见100个负债人当中就有54个是房奴,家庭收入60%都用于偿还房贷。
基于这样背景下,楼市吹响“集结号”,相关部门纷纷调控加码,例如央行限制信贷资源,其住房贷款占比的上限不仅跟开发商有关,还和金融机构自身实力有关;银保监会更是针对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开出多张罚单;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奔赴多个城市督导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。
当看到这里时,我不禁得出一个结论,那就是明年起,房产房价底线或出现。从这些业界人士的观念来看,我们基本能看到2个方向:一是房产金融属性极强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而今年住房贷款却成为监管对象,其释放信号很明显;二是土地市场改革才是关键,今年的宅基地确权和集体建设用地到底该如何发展?这一次的十四五规划中有明确的交代。俗话说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无非是“政策、人口、土地”,其中2者有了明确的结论,至于人口,即使放开二胎政策,依然挡不住我国新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。
总的来说,房价的最终体现不仅仅是房子价格、配套服务的高低,更多的是老百姓消费水平的体现。在月收入仅为3000的小县城,就算房价破万也无法刺激经济发展,原因很简单,老百姓根本买不起,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供需交易流通,不想买是市场预期,但买不起却是消费天花板,任何商品必然都有涨跌周期。
编辑者:canfcw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桐庐房产网www.canfcw.com